股票配资排名法卡山的主峰是战略性的重要位置
法卡山战役于1981年5月5日打响,并持续至6月31日,标志着解放军广西边防部队发起的一场局部战役,目标是收复位于广西原宁明县上石公社的法卡山地区。这场战役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解放军首次进行的大规模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越南派遣了一个由陆空多兵种组成的混合部队,约有30000人参战。而中国解放军则出动了一个师、一团和一个营的步兵力量,并调派部分空军部队,总兵力约为25000人。尽管双方兵力差距不大,且投入到前线阵地的部队数量并不庞大,但双方经过了长达57天的激烈战斗,解放军最终在这场战斗中展示了强大的军威与国威。相比1979年那时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不如越军,经过两年时间的积累与现代化,解放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令世界为之震惊。
越南在战斗初期就出动了精锐的陆空多兵种部队,不仅在防守中表现强硬,也在进攻中屡屡尝试突破。然而,越军的进攻屡屡受挫,最终导致了支持越南对外扩张的国家纷纷与其疏远,越南最终成为了国际上不被重视的“弃儿”,并在随后的日子里遭遇了政治与军事上的双重打击。
展开剩余80%法卡山的战略意义
法卡山是中越边境线上的一座小型山脉,横跨两国边界,由五座主要山峰组成。法卡山的主峰是战略性的重要位置,可俯瞰通往广西凭祥市的关键通道,因此被视为凭祥片区东侧的屏障。而南侧约20公里远处,越南的同登镇和谅山市也在法卡山的视野之内,足见其在中越两国军事格局中的重要性。
1980年1月,越南黎笋集团指使越军337师52团占领法卡山,并通过派遣小股特工部队潜入中国境内实施破坏。驻扎在法卡山的越军炮兵部队还不断炮击广西宁明、凭祥一带的村庄和基建设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面对越南的挑衅,中国政府决定收复法卡山,广西军区司令员张序登因此制定了相关作战计划。
战役准备与实施
为了确保战役顺利进行,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吴克华指挥了41军123师和驻海南岛的海军陆战部队131师598团,迅速集结并待命前往广西宁明。作为主攻力量,广西边防三师九团二营承担了此次任务。广西边防三师成立于1979年4月,由战后55军的部分官兵和广西边防一团的全部官兵组成,虽然名义上是边防部队,但实际上是解放军步兵中的精锐部队。支援部队包括123师和131师,前者在1979年高平战役中表现英勇,而后者则是50年代解放军建立的海军陆战部队之一。
此外,广西边防三师的所有炮兵部队都被投入战斗,而驻宁明机场的空军部队则负责情报收集和支援作战保障任务。总的来说,广西军区派出了约25000人参与战斗。
战斗过程
5月5日清晨,近400门火炮和机枪齐齐对法卡山越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战斗的激烈程度堪比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炮击过后,广西边防三师九团二营的官兵迅速突破敌阵,占领了五处高地主峰并实施清剿作战,成功歼敌500余人,完全控制了法卡山地区。
然而,法卡山周围的部分高地仍然被越军占据,并且这些高地靠近越南深处,使得参战部队不得不迅速转入防御状态。随后,越军出动了包括337师、347师及空中支援的30000人的兵力,展开了多次反扑进攻。尽管越军加强了进攻力度,但解放军的反击同样果敢坚决,特别是在战斗后期,越军的伤亡惨重。由于弹药消耗巨大,越军最终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法卡山的反攻。
57天的战斗与最终结果
法卡山战役最终持续了57天。越军虽然动用了大量兵力和火力,但解放军凭借强大的炮火支援和灵活的战术协调,成功击退了越军的反扑。此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解放军以精确的炮火和空中打击有效地控制了战场节奏。尤其是在越军进行反扑时,解放军精确地摧毁了其炮兵阵地和交通线,切断了越军的补给,使得越军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进一步的进攻。
6月31日,战斗终于进入平稳阶段。越军在云南方向的扣林山战斗中也遭遇了惨败,导致越南的整体战斗力大幅下降。法卡山战役的结束标志着越南在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彻底失败。
战斗中的战术与装备展示
法卡山战役展现了双方军队高超的战术协调与作战能力。越军占据法卡山已经超过一年,熟悉战区内的地形和一切细节。其炮兵部队采取了曲射火炮的射击方式,能有效地打击解放军的后勤补给线。但解放军在反击中采用了精确的步炮协同作战,通过电子侦察、通讯保障、弹药调控等手段,有效压制了越军的优势。
经过57天的激烈战斗,解放军伤亡184人,其中阵亡78人;而越军伤亡约1200人,阵亡700余人,伤亡比例达到1:6。这场战役不仅是对解放军战术与装备的全面展示,也充分体现了其逐步现代化的军事能力。
越南的国际孤立
法卡山战役的胜利对越南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也直接导致了其在国际上的孤立。黎笋集团在9月初访问苏联,试图寻求军事援助,但在与勃列日涅夫的会谈中,苏联明确表示要减少军事支援,强调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一冷淡回应标志着越南与苏联关系的裂痕逐渐加深。
此外,1981年末,越南领导人黎笋意识到苏联已不再支持其扩张政策,于是开始通过联合国渠道寻求与美国阵营的接触。然而,这一努力同样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最终黎笋在1982年公开承认了越南的失败,并宣布对越南高层进行大规模调整。然而,时至此时,越南已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危机,黎笋也无法挽回颓势。
发布于:天津市宏泰配资-杭州股票配资网-股配资网站-炒股配资开户识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